星期六, 二月 02, 2008

情义与体制


情义上的接受在个人,体制下的应允在环境。

制度从来无法完善,重要的是经营者如何观察环境趋势并给予判断性的决策。

决策关键在于如何拿捏是否已走到开拓新路的分水岭?否则一个错误的示范所付出的代价也许高于开放的自由。

当然,在没有太大把握的时候,一般人还是选择不变。
害怕变的变数超出能控与所控,这是小心的实际,也是没有主意的主意;因为失去安稳感的制度正是与制度的本意背道而驰。

变,需要魄力与勇气,更需要智慧与时机。
在不容变通的时机坚持做出改变,逆道而行终究没有太大的收益。
时机成熟却没勇气与魄力改变,简直就是可悲与浪费。
掌握了时机、展现了魄力与勇气,更需要智慧来驾驭。

视若无睹是可悲,能行而不行是无奈还是可耻?
掩耳盗铃始终对自己不利,对体制也不利。有时候,再多的心理顾虑不如一念的人性表现,因为人性的表现是我们唯一的共性。找到了共性,不等于盲目地追随共性,因为这个共性也有由于情义的差别而演变出来的不同使用机制,能否认清机制的虚实与良知,有赖自我反省的能力以及对客观反应的关注。

体制无疑能掌控一般的变数,导航到预定的方向,却无法预见航行时的人为共性所带来的变数。唯有尊重情义的声音,配合制度不断地完善,以变制变,以不变制不可变,也许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掌控变数。

情义或体制的真实意义,总有说不清耗不尽的情绪。。。
Photo: Kranji Nature Trail

标签: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