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三月 26, 2007

观后感:"《于丹〈论语〉心得》的激荡与感悟"讲座


“文化不是外来的灌输,文化是各自内心的唤醒。”

说得好,但是如何唤醒,如何知道唤醒的文化是一种升华还是另一种自傲?就这点,于丹教授没有在讲座中提出具体的表述。

文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从古至今,文人学者们都有各自的诠释,我们一般的普罗大众,更是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或许把“文化”改成“良知”,把良知当成一生贯彻始终的文化,既不抽象又有实用价值吧!

她赞同人有三种层面的生活,一是现实里的真实生活,简单谓之“真”,第二是精神层面的“美”,例如音乐、美术、哲学等,最后的层面就是宗教所提倡的“善”。
将这三种层面如此归类是否她的创见并不重要,值得注意的还是为什么两个小时的讲座下来,除了以儒学和道学作为轴心,引用一些西方哲思加强观念的理解,看似浑然天成,却像是有意避开宗教的善导训示,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觉得许多知识分子既看到宗教的“善”,却不愿多谈,更遑论去探讨其“善”之建立基础是否与一般非宗教的“善”之间有异同,这是令人感到可惜的。

于丹在演讲结束时,送给大家两句祝语,“活在当下”虽然论语偶尔也提及,但它更像是佛教的特色,再来就是“生命就在你手里”这类忠言,可以说几乎是所有积极的哲学思维都主张的东西。

与其说于丹在推崇儒学,不如说她喜欢把儒学中找到的一些符合自己与现代人口味的表面论调,凑合其他哲思一起炒一盘有条有理但味觉不一定完全搭配的炒饭,饭能给人温饱,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一来相信她那罕见的个人口才魅力居功不少,二来可能是她编织论点的巧思,让人有豁然开朗的心情,最后更可能是因为后现代的冷漠与孤寂,触动观众内心对生活若干无奈的共性,渴望无依无偎的意志得到积极哲理的洗礼,至于实际促成透视生命并改变生活的具体方法与内涵,则忘了要去关心。

于丹成功地凝聚了所有细心宁听的耳根,赢得了如雷的掌声,安抚了对国学退失信心的游魂,然而她的讲演内容却显得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到喉不到胃,甜美的开胃菜,随后捧出来的主菜似乎与菜单上注明的有别,东一盘西一碟,好几道都不同,然后告诉你这些菜和你之前所点的主菜无别,统统具备一样的酸甜苦辣味,任君选择,有何不快?

最后又补上两道人人都容易接受的甜品,以甜美味觉把食客从之前对菜色的困惑拉回到她的自信风采,叫食客忘了追究原由,也让食客下意识的掌声澎湃,成就了一幕璀璨的谢幕礼。



这种随性也许可以用“新时代化”作为正名的方便,然顺一己之意自信地更换菜肴的作风,也许达到了普及大众的生动,但能否找到恰当的运用契机就有待商榷,再则,以大众对古论经典的有限认识,果真能做理性的判断吗?

于丹积极推崇古人的智慧应该走入人群,敬而“近”之,其用心可见一斑。
她通过对国学的重新包装、混合、刁钻灵活地、表相式的呈现方式,文字与概念的游戏不停地在交织,致力于推动国学走入人群,贴近人心,才不失为一种好方式。
就这一点,她的手法体现了少见的宽度,但觉得好像忽略了各家学说本有的精度与深度,难免有人会认为这似乎是一种有意无意地向相对保守的、严谨做学问的、虚心研究内涵的、为朴实地升华精神生活而默默作努力的学者所发出的讥讽。

她对《论语》给予她的激荡与感悟通过对一些其他哲思与儒学论点做衔接的阐释,再由她脸上释放出的光彩以及举手投足间表现出的自信挥洒,也许成功地传达了其内心的激荡,却因为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日常生活中她是如何具体的以论语中的智慧来解困,让人感到她白白浪费了一次真诚与观众直接交心的良机。
不以为然者也许开始质疑她对理论精深认识的实力,感受到她在落实经典智慧于真实生活中的无力感,毕竟一场再怎样精彩绝伦的讲演,也无法直接反映学人的真实面,倘若能言善道也能够与观众谦卑探讨、诚意分享自己的一小部分,相信比较能够通达表现自己真正感悟的情境吧?

无疑的,这是一场才华横溢的飨宴,令人飘然于浮华的遣词用句,惊叹之余,开心不已,暂时脱离俗世的纷纷扰扰,回神之时,方知我还是我,你还是你,一切与昨日无异。
拆掉身份地位的围墙,割断精神阶级的藩篱,于丹为普罗大众步入文化殿堂做了一次用心良苦的精彩示范。

与此同时,千万别忽略了对文化殿堂内多元化文化里各自的原汁原味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保护,启迪是好的开始,接下来如何咀嚼经文中的内涵和融会贯通的落实才是关键所在,因为生活不是理论或思维,它是实实在在的历练与体会,脚踏实地,由外相走入内心,老老实实跨出探讨善用古人智慧的步伐,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与古人相会,结伴同行。



=====================

Photo: Leaf taken @ Mac Ritchie Reservoir
Photo: 于丹相片转载自 新加坡《我报》网 http://www.mypaper.sg/

标签: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