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四月 02, 2007

转载:欧美汉学家看“于丹现象”

《联合早报》昨天刊登了一篇欧美汉学者对“于丹现象”的看法,小弟颇为同意,因为小弟以为研究应该回到原著本身,以施教者的文化背景、个别情境、对象与目的等做深入探讨,做平实的解读,而后方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这是给予原汁原味应有的尊重与保护。

3月26日,小弟写了一篇于丹讲座观后感,最后一段写道:
“ 拆掉身份地位的围墙,割断精神阶级的藩篱,于丹为普罗大众步入文化殿堂做了一次用心良苦的精彩示范。

与此同时,千万别忽略了对文化殿堂内多元化文化里各自的原汁原味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保护,启迪是好的开始,接下来如何咀嚼经文中的内涵和融会贯通的落实才是关键所在.......... ”。

小弟不是于丹反对者,更不是学者,只是有感而发。
多元的解读对开放学术研究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多合一的概念虽方便,但容易让人误解,以至失去原著的原味,以下的报道,表达了欧美汉学者对做学问者应抱持的研究态度:



欧美汉学家看“于丹现象”: 研究要回到原著本身

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zg/zg070401_502.html
2007-04-01

(北京讯)北师大教授于丹因在中央电视台讲《论语》而名扬海内外,对这一“于丹现象”,欧美汉学家们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肯定,但更强调“研究要回到原著本身”。

  新华网报道,日前在北京参加世界汉学大会的美国乔治敦大学东亚系魏若望教授认为,《于丹〈论语心得〉》只是一家之言,“对孔子理论的解读并不能被认为是孔子理论本身。研究一种理论我们还是要回到原著本身。”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柯楚兰教授说,于丹的讲座对于向大众普及古代经典有一定作用,但要想真正了解这一古老文化,人们最好还是走进大学里做深入研究。
  欧美汉学家们在接受访问时认为,对经典不断进行阐述是件自然的事情,国外对孔子和老庄等中国经典的解读也有很多版本。

  英国汉学协会会长司马麟说,类似讲座在英国也有,很多研究历史的人一夜之间成了电视明星,观众对这类节目普遍反应不错,提升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研究的兴趣。 “但是,解读经典的人要注意,不能把小说和历史混为一谈,让人辨不清真假,结果误导了观众。”

  虽然汉学家们站在学院派立场对“于丹现象”有所保留,但人们也发现,孔孟老庄等所代表的“东方智慧”,正与西方的国际经济伦理学联姻,成为西方汉学研究的最新发展之一。

  来自德国、俄罗斯、美国、法国和中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专家上星期一聚会北京,在汉学研究、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开研讨。 这个以“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为主题的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谈到“汉语热”近来不断升温,汉学家们希望这会是一种长期现象,而非短期行为。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东方语言系教授鲍夏兰说,她希望自己的学生不仅仅是为了经商而学习汉语,而是投入精力,了解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哲学。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汉办)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已在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所孔子学院(学校或课堂)。据保守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需要一万名汉语教师,而中国仅能派出2000人。


===============================================================
Photo: Kuala Selangor, 肥肥漫画屋

标签: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